4月14日早晨7點30分,河南信陽市郊彭家灣鄉的金牛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已是一遍忙碌景象,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建設者們正抓著春季施工的“黃金期”加緊施工,為工程“6.30”順利投運沖刺。
信陽金牛50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投資規模5.63億元,是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和河南省度夏保供重點項目,也是河南省內建設的第50座500千伏變電站,肩負著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保障電網平穩度夏的雙重使命,建成后將顯著提升信陽地區電網供電能力,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供強大電力保障。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500千伏金牛變電站土建與電氣交叉作業嚴重,作業面、人員、車輛、設備多,有效的安全管理非常關鍵,項目部通過強化措施管控,不斷提高人員安全意識,實施安全風險銷號管理,確保施工安全。
“這是綜合交底區,可以進行觸電、安全帶墜落、安全帽撞擊等交互體驗。”在變電站進門口,項目經理孫新閣指著一片區域介紹?,F場布置觸電、安全帶墜落、安全帽撞擊等實感體驗設施,并可通過現場大屏幕觀看事故警示案例視頻等,通過綜合交底區沉浸式體驗,作業人員對自身安全、現場風險點有了更深的感性認識,人為主觀因素導致的習慣性違章等風險大大減少。
“吊車起吊時注意捆牢扎緊起吊物,高空作業防護措施要穩固,嚴防高空墜物,地面人員注意起重傷害。”在500千伏GIS設備連線現場,項目安全員范崇武提醒人員做好風險防范。范崇武手中拿著一冊《工程主要風險作業底數一本賬》,認真查看著該處作業的風險分布圖,在該項作業結束后,他通過《風險銷號情況表》終結此風險。范崇武介紹,項目部采取風險一本賬摸底--風險分布圖提醒--風險滾動銷號安全管控“三步走”,讓人員對作業各環節風險做到能知、能辨、能防,確保施工安全全過程管控。“我們應用GIM(電網信息模型)全過程數字智慧工地建設系統,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管理。”孫新閣說。全過程數字智慧工地建設采用三維推演、數字孿生、智能感知等技術,融入安全、質量等多專業管理要求,可進行三維模擬推演、作業可視化交底、現場監控等,為項目管理打造施工“第二現場”。“通過對施工方案、作業工序進行可視化推演,在現場開展可視化交底,讓人員在施工開始之前就能發現問題,避免返工損失。”孫新閣介紹。GIM技術還結合了高精度北斗定位技術,以“視頻+AI”形式打造現場“智慧工地之眼”,在項目部智慧大屏上,依據現場施工管控區域,劃定電子圍欄,動態顯示著人員位置、作業范圍,能夠自動識別超范圍作業、未帶安全帽、明煙、明火等12項高發典型違章并發出廣播告警,全面提升了項目實時管控能力。 近期氣溫轉暖,天氣較好,我們抓住當前施工‘黃金期’,在土建、電氣作業銜接配合上精細布置,大力推進機械化施工,確保工程6月底投運。”孫新閣說。
項目部加大機械施工資源調度手段,在每天的晚班會上都會對次日土建、電氣施工做細致安排,縱向明確關鍵路徑工序,對平行工序機械執行分區同期施工,橫向落實交叉工序機械錯位錯峰施工,確保工程進度最優化。
金牛變電站站址“中間高、兩邊低”,地形特殊,土方回填最深處達8米,全站多達60000立方米的土方回填量,相當于3000輛標準渣土車容量或2個常規500千伏變電站的土方工作量。項目部通過全面應用機械化施工,在土方回填、場坪、構架安裝、設備安裝等施工過程中,累計投入灰土拌合機、刮平機、壓路機、挖掘機、裝載機、吊車、高空作業車等大型施工機械2000余臺班,安全和效率得到“雙提升”。
截至目前,金牛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工程變電土建施工完成83%,構架施工完成95%,電氣施工完成32%;線路基礎施工全部完成,鐵塔組立完成95%,架線施工完成85%。接下來工程施工進入攻堅期,公司將繼續發揮豫電鐵軍智師精神,全力以赴沖刺工程建設,確保工程在度夏前投運,為革命老區經濟跨越發展注入新動能。(揚州瑞光迪尼瑪牽引繩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