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VR2將于2月22日國行同步發售。目前外網已經有了不少關于這款VR頭顯的相關測評內容,即便如此,在真正拿到手體驗一番后,對它的感受依然是新鮮的,并且還發現了一些因人而異的小細節。
簡單來講,PS VR2相較于前代的提升十分明顯,僅談性能參數的話,它并非現今VR行業里最驚艷的那個,但對于游戲的高度專注力,尤其是作為PS5主機在VR領域的一個延伸,它的表現則相當卓越。
感謝索尼提供的測評設備,我將從簡單開箱開始,依次對初使用情況、《地平線:山之呼喚》體驗情況、影院模式的體驗,以及玩家關心的問題依次進行測評。
簡單開箱
和想象中不同,國行版PS VR2的外箱不算大,也比較輕,整重感覺在1kg左右,不含連接線的頭顯重約560g。
內容物包含了一個頭戴顯示器,左右PS VR2 Sense手柄,一根給手柄配對和充電的type-c線,一個入耳式的耳機,額外兩對不同尺寸耳塞套,一本說明書。
頭顯的重量比上一代輕40g,正面為四顆內嵌攝像頭,開關鍵、功能鍵和麥克風被設置在正面頭盔的底部中間。
重點參數:
1、兩個OLED內建鏡片,單眼分辨率2000*2040,90Fps或110Fps刷新,視角達110度。
2、有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計。
3、搭載IR LED,眼球追蹤。
4、球型Sense手柄帶有自適應扳機、觸覺反饋功能,還有“手指觸摸偵測”。
具體按鍵分布這里就不啰嗦了。有兩個地方值得稱贊,第一個是材質變化:貼后腦的橡膠皮材質直接是一塊軟硅膠,解決一代時間久了就會“掉皮”的毛病,貼臉的軟硅膠形狀變了,中間有一個通風孔,能夠有效防止鏡片霧化,貼在臉部后的舒適度也有所改善,眼鏡腿的位置見下圖。
第二個地方是布局變化:耳機孔的位置位于后腦的左側,這個位置插耳機時不會阻礙頭部扭動。設備自帶的耳機雖然能以半弧形的樣子插在底部,讓兩個耳機垂在兩側,但這個耳機的音質非常一般,換成官方的H9或自用耳機均可,H9的好處是無線+超低延遲。
佩戴感受
PS VR2的佩戴方式仍然采用了前后“夾頭”的設計,如下圖所示,旋轉頭盔后面的旋鈕拉緊固定,前面的面罩可以按住按鈕往外拉一小段距離,撥一側的旋鈕調整鏡片間距,整個佩戴過程很簡單,但有一些細節需要提。
如果是戴眼鏡的玩家,眼鏡在佩戴的時候很容易碰到面罩里的透鏡。即使是把面罩拉到最外,在旋緊的時候也可能會誤觸。我讓其他兩個眼鏡男也試用了一下,其中一個怎么折騰都不會碰到,所以這個是因人而異的結果。
還有一個細節,如果你的頭發夠厚(比如我),佩戴久了頭盔會慢慢下滑,但夾太緊又會難受,所以佩戴時要完全調整好位置,否則會在游戲的時候來回擺正頭盔,影響體驗。
PS VR2雖然拖著一根線不夠完美,但介于它可以替代放在頭上的電池重量,減輕頭部壓力,而且線的位置可以完全甩在身后,所以這個設計其實是比較好的折中方案。
所以PS VR2的佩戴舒適度整體上的確好了一些,輕了一點,透氣性也有提升,但并沒有解決緊貼頭部的地方時間長了會出汗的問題,VR頭顯這個通病看來是頑疾了。
游戲體驗之《地平線:山之呼喚》
相信很多預購玩家都會把《地平線:山之呼喚》作為第一選擇。而它也沒有讓人失望,甚至可以作為一個不錯的樣板,為之后的VR大作提供思路。
經過與PS5主機的一系列配對工作,偵測出用戶可以移動的區域范圍后,我們正式進入埃洛伊所在的世界——《地平線:山之呼喚》。
游戲內的操作又分成了體感操作 or 搖桿操作,站著玩 or 坐著玩,是否打開眼球追蹤等等,為了更好地測評Sense手柄,我選擇了體感+站立+眼球追蹤的游玩方式。
剛開始進入游戲,我所扮演的新角色——卡加人瑞亞斯,和其他兩人正坐在小船上前進。這個時間不短的欣賞過程,明顯是在展現VR的各個性能,比如岸邊的機械獸路過時,Sense手柄和頭盔所帶來的立體的震動感,尤其是長頸獸從頭頂跨過時,那種帶給人的震撼是很成功的。
游戲以線性流程推進,基本保留了地平線系列的重要特性,如攀爬玩法,拉弓射箭玩法,被簡化的戰斗動作,尋找隱藏要素等等。
在遠景的襯托下,玩家實際可以移動的區域其實比較小,按住球型Sense手柄的□和×鍵并前后擺手,可以像跑步一樣實現移動,在墻壁上有白色標記的地方,按住L2/R2鍵可以抓住邊緣,然后左右換手向上攀登。
到了戰斗環節,用左手或右手模擬背后取弓的動作,另一只手背后取箭,然后拉弓射出。在地平線前兩作里,用的比較多的動作是翻滾,而VR的閃避是同時□和×鍵,雙手同時向一側揮動。所以很明顯,山之呼喚里的所有體感動作,都是組合鍵+手臂擺動實現的,一開始會對要按哪些鍵不太熟悉,半個小時后就不是問題了。
游戲并非純線性,不僅有分歧路線可以探索,其中還會有一些需要射落的標靶,或者隱藏的房間之類,比較有意思的是,場景里的小物件都可以嘗試地擺弄一下,比如木桶上的笛子,拿起來放在嘴邊還真得會響。另外場景中的蘋果放在嘴邊吃可以回血,你也可以拿起盤子摔在地上,來一個碎碎平安。
隨著進程推進,一些新玩法會加入當中,比如彎腰躲避激光,用手擦掉眼前遮擋視線的東西,還有制作弓箭的環節,之后還會加入登山鎬和勾爪輔助攀爬,一些場景的體感復雜度也會增加,比如按住L1+R1,雙手同時往回拉,有點像立定跳遠的擺手動作,這樣就可以跳躍出去,然后抓住山巖的邊緣。
總體下來,《地平線:山之呼喚》的素質可以說很讓人滿足。如果你玩過前兩作,那么在沉浸感上會有加分。不過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對PS VR2的性能體現上,有點類似PS5手柄和《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之間的關系。得益于4K畫質和高刷的加持,以及球型Sense手柄對體感的精準感應,《地平線:山之呼喚》把體感、觸覺反饋、線性扳機、VR視界這幾個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這是其他VR設備無法做到的,是一種對游戲的高度專注,以及獨一份的PlayStation生態體驗。
影院模式感受
PS VR2能看片兒嗎?能,不過它的看片兒體驗比較常規,也就是在眼前出現一個2D的、支持HDR的1920*1080長條屏幕,除了播放PS5自身的Netflex等流媒體外,還可以插U盤看一些本地視頻,但3D片源會變成2D,也無法觀看藍光光盤。簡單地說,它就是一個純粹的頭戴顯示器,沒有任何超出PS5主機之外的能力。
玩非VR游戲時,視頻畫面就不會同步到外接電視或顯示器上了,不過此時球型Sense手柄并不能用,還是需要使用Dual Sense手柄進行操作。
玩家關心的一些問題
官方此前出過一個非常詳盡的Q&A問答,感興趣的可以搜一搜,這里結合自身體驗,回答一些玩家最關心的點:
首先是不支持PC,不支持PS VR一代的游戲,也不能接到PS4上用。
支持本地視頻,但3D片源會變成2D,格式支持的沒那么多,外掛字幕不可能。
按功能鍵可以實時切換到現實環境,不用摘頭盔。
12歲以下和對VR有眩暈的人不建議玩。
中途換人戴的時候不用重新設置,頭顯會自動跟蹤眼球,鏡片間距可能要自己重調。
PS VR2不分國區外區,國行版頭顯和海外版主機可以兼容。
發生漏光問題基本是沒戴好導致的,軟硅膠的設計可以完全遮住外部光。
總結
PS VR2并非是追求超高性能、廣適用范圍的“泛泛之輩”,而是專注于如何把VR游戲體驗做到極致的PS5平臺專屬產品。
配合PS5游戲生態與獨有的手柄特性,PS VR2的體驗是新鮮的,令人滿足的。雖然還有一些小缺點,包括略高的價格,以及后期的游戲陣容會不會貧乏之類,但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體驗?我的回答是很值。